查看原文
其他

教师轮岗,就能实现教育公平吗?

教育新基建 教育信息化100人 2023-12-16



本文大概

1704

读完共需

6

分钟


作者 | 新基建编辑部

来源 | 教育新基建100人


学校的教学能力,主要取决于校长与教师团队。所以,教育不均衡,意味着教师团队能力的不均衡。以此推断:如果校长与教师能够实施轮岗,将会有效地缓解校际间教育不均衡现象。

 

但是,教师是人,校长也是人,“均贫富”用于物之间平衡也许是有效的,将“人”作为物在不同主体之间进行平均分配以取得平衡,则需要慎重考虑。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。只有分析清楚学校教学能力的形成原因,才可能科学地实施教师轮岗,进而真正降低校际间教学能力的不均衡。

 

校际间教学能力的差异,是由多个原因形成的:

 

第一,区域学情。不同的城市,城市中不同的区县,甚至同一区县内相邻的学校,学生家庭教育资源差异都可能是巨大的。这种差异并不会随着“双减政策”的实施而减弱,甚至有可能因缺乏“校外平衡”变得更加明显。家长的教育水平,家庭的经济水平,家长群的氛围,会反向影响学校教师的课堂行为和教学设计。

 

学情的“先天”差异是客观存在的。有个段子:北京市海淀区上地街道有一所普通学校,因为互联网公司众多,大量程序员孩子在此上学,结果几年后这所普通学校成为名校。一所学校的教学模式,与其附近社区的学情有密切关联。教师在原学校所熟悉的教学模式,到了新学校或学区未必适用。

 

第二,政策影响。在历史政策影响下,各地学校被划分三六九等。不同地区的财政能力相差较大,同一区域的学校又分为重点和非重点。不同学校的配置、资源、师生比、财源上也都有极大差异。虽然现在财政按人头拨款,但“专项经费”却不相同,这对教师团队能力建设产生直接的影响。

 

第三,校长与教学带头人。一名优秀的校长,对一所学校的影响是巨大的。给予一位优秀校长足够的支持和自由,大概率会办成一所有特色的好学校。校长之下的副校长,各年级组长,均会对学校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起重要影响。教学带头人,不仅是教学的实施者,更是教学的设计者和建设者,能为学校塑造教学文化。

 

大众经常简单地认为,仅凭对教育的一腔热血,便可以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。但实际上,教学是一件极其专业的事情。一所学校的教师团队,是经过专业的、长期的、复杂的过程的,这与学校校长能力、教师基础素质以及外部其它因素都密切相关。不同的学校,有不同的学情,有不同的办校理念,有不同的教学风格。

 

不否认,极少数的优秀教师能够脱离环境,独立成长。大多情况下,一位新教师,需要学校环境浸染和优秀教师带领,经过至少一轮(小学六年,初中三年)的教学实践,同时还需要自身不断总结、不断反思、不断提升,才能成长为优秀的专业的教师。并且在其职业生涯中,还需要持续学习不断成长。

 

如果用教学术语来描述“教师的成长”,也是一场“探究型”的终身学习,需要以“学生为中心”的教学模型来培养教师。教师对教学知识的理解,不能停留在“记忆”、“理解”、“重复”这些低维度,而是要达到“应用”、“评价”、“创新”等高维度。只有如此,才能够在日常教学中,根据不同学情独立设计教学方案。

 

一所优质的学校,是能够代代传承的,是能够持续培养出优秀教师的。这是因为,教师们在这所学校内建立起了探究型的终身学习空间。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,不能只是优秀老师的轮岗交流,只有优质校与普通校共同建立起具备本校特色的“教师发展成长空间”,才可能从根本上有效地缓解教育不均衡。

 

“互联网+教育”已让跨区域的“教师发展成长空间”成为可能。


下篇文章,将采用案例的方式,

展示“双师课堂”和“跨校教研”,

打造校际之间的“教师发展成长空间”。

《教育新基建下,教师轮岗该如何实施

——“双师课堂”和“跨校教研”》


本文为教育新基建100人编辑部原创。《教育新基建100人》由“媒产学研”(媒体、产业、学校、研究机构)等多元角色联合参与发起,致力于成为教育领域领先的“媒体智库”。转载开白联系微信:jiao2101708013,点击下方关注我们。



双减之后,我们对中国教育科技的5个深刻反思!


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:智慧教育服务生态体系构建


英联邦学习共同体主席卡瓦:智慧教育未来发展的三种类型与四个要点


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:提升智慧教育境界,引领未来教育发展


北京师范大学陈丽:“互联网+教育”的内涵和创新方向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